明明白白消费

  《营赢》:过去两年,数据业务蓬勃发展,这给移动数据资费模式带来了哪些重大改变?

  Pedersen:随着人们使用的数据流量的增加,人们更希望明明白白消费,即在一定流量限额内套餐资费固定,或者消费者可以就超出的部分灵活地额外购买套餐。这两种情况都表明用户有明白消费的需求。

  《营赢》:您认为近期移动数据资费模式有哪些创新?运营商实施这些创新有没有风险?

  Pedersen:从市场的角度来说,网络共享以及多张SIM卡共享一个上网套餐是相对新颖的收费模式。假设用户有1G上网套餐,但其背后有多台设备,共享模式就可让用户的多台设备,比如平板电脑、智能手机、上网卡等共享数据流量。不过要说明一点,从用户的角度看,他们不一定认同这种创新。

  根据我们之前的调研,用户对于家庭成员共享同一个上网套餐的方案反应冷淡,认为这样做等于给孩子们一包糖,然后关上灯,告诉他们吃的时候要乖、不要抢。虽然这种模式目前用户不感兴趣,但这是我们在数据业务创收方面很重要的尝试。

  至于风险,任何数据业务都存在投资收不回的风险。这个要综合来看,风险并非只限于流量共享业务。

智慧运营之道

  《营赢》:Telenor 挪威的移动数据业务主要有哪些计费维度?

  Pedersen:众所周知,流量是一个计费维度。另外,我们也曾按时段计费,如用户错开白天或周末这类网络繁忙时段,就可以不限量地使用数据业务。但我们现在已经不再采用这种方式,主要还是按流量计费——或按实际流量收费,或在一定限额内资费固定。另外,我们现在开始对网络速率进行计费,这是我们的移动数据资费模式向前发展的重要一步。

  《营赢》:Telenor挪威推出了最多可允许7名家庭成员免费享受异地话音和短消息的业务,市场对此反响如何?Telenor挪威的盈利是否有明显提升?

  Pedersen:用户对此反响很热烈,它极为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粘性和在网率。目前我们已有超过100万用户,相对于挪威500万的人口总量,这个数字非常了不起。就我们目前的运营情况而言,这个业务可以说非常成功。

  《营赢》:不限量数据套餐自iPhone 5推出后,似有卷土重来之势。Telenor挪威对此的选择是不参与,到底出于什么考虑呢?

  Pedersen:大多数运营商在资费上采取的是公平使用策略(FUP)。我们提供给用户的套餐限额最高达到5GB,就实际需要而言,可以称得上是不限量了。如果真的不限量,用户可以一年365天全天候地挂在网上下载FTP视频,那对于与这些重度使用用户在同一网络小区的用户非常不公平。

  我们采取公平使用策略正是源于此种考虑。正如刚刚所说的,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最高额度已经远远超出用户实际所能消费的,已经是事实上的不限量了。

  《营赢》:运营商与OTT服务商合作发展数据业务渐成趋势。Telenor挪威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?

  Pedersen:目前,我们在有线电视领域与OTT有较为成功的合作,推出了相当于Spotify本地版的WIMP流媒体音乐服务,且这一业务的使用率很不错。

  此外,Telenor集团专门成立了Comoyo公司,负责与全球内容服务商进行合作,为集团内所有子网提供业务。Telenor挪威是第一批受益者。目前,Comoyo计划提供VOD业务,以及在挪威很受欢迎的本地足球联赛视频业务,后续还将提供联系人信息存储等更多的内容和功能方面的业务。未来的业务路标还是很吸引人的。但看Comoyo的网站,你会发现它是独立于Telenor的品牌,且从用户的体验来看,也和Telenor是不相关的。

  《营赢》:Telenor选择OTT合作伙伴的标准是什么?

  Pedersen:在挪威,我们一般都选择本地合作伙伴。这是有原因的,是基于我们之前对客户需求的调查。

  我们会提供给用户一长串清单,请用户选择他们想要的业务,前面提到的流媒体音乐和足球联赛都是由本地伙伴提供的。另外,云存储也是用户选出的一个业务,用户可以在云端网络存储重要、有价值的个人信息,如音乐、照片等。当然,网络接入很关键,要保证用户可以随时接入,同时网络要安全,让用户信得过,放心把重要的信息存放在云端网络。

话音免费时代到来了吗?

  《营赢》:话音业务正日趋成为赠送业务,与其它业务捆绑销售。甚至有人认为,话音业务最终将免费。您是否认同?挪威市场是否也有这一趋势?

  Pedersen:现在,最受用户欢迎的套餐业务包括话音、短消息、彩信、数据。以前用户最不看重数据,其次是短消息,最看重话音。现在,数据和短消息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,不过话音仍然是用户感兴趣的基础业务。就我们的套餐业务来看,用户仍然最看重话音,数据第二,再次是短消息。

  至于未来话音业务会不会消失,我认为用户一直都会有通过移动终端通话的需要,话音业务仍旧会存在。至于与数据相比的重要性,以及话音是通过VoIP还是电路交换实现,我认为很难讲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用户乐意支付的形式,提供给用户性价比最高的话音业务,在话音质量、功能和价格上全面考虑。

  《营赢》:免费数据业务,如使用特定应用或网站的流量免费,被一些业界人士视为未来的方向。您如何看待?

  Pedersen:有几家运营商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,希望在数据领域收回失地,如承诺用户未来几个月使用Facebook的流量免费。目前,我们还在观望,看试行的结果。需要考虑的一点是,如果有些业务免费,有的收费,用户很容易混淆。举个例子,某类数据业务的部分是免费的,期待用户清楚记得究竟哪个是免费的,可能吗?肯定会有用户搞混。其二,如果用户已经拥有足够多的免费业务,他们很自然会想为什么要购买收费业务。当然,对运营商而言,为收费业务制定合理、灵活的定价也是必要的,这对于未来的资费模式走向非常重要。

  未来,我认为数据资费套餐将捆绑一些免费业务,如我们现在已推出的免费流媒体音乐服务,当然也可以捆绑其他内容业务。另外,数据套餐限额将提高,数据速率也会根据下载内容不同而拉开差距。这些都将是未来的主流方向。此外,对于网络共享收费,有的市场已经在这方面先行一步。尽管我还不确定这是否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,但这确是值得考虑的方向。另外,单一用户多卡多终端也将是未来趋势,数据资费套餐的制定必须跟上这一发展。

  《营赢》:Telenor挪威进入LTE领域后,在差异化数据业务竞争方面有何考虑?

  Pedersen:业务质量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,具体来说,最主要的两大要素目前看来就是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丢包率。Telenor在挪威享有很好的品牌美誉,我们需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。就LTE而言,高质量的体验是重中之重。

  《营赢》:有的运营商正在削减或取消对终端的补贴,Telenor挪威对LTE终端是否有此意向?

  Pedersen:首先,我们要从用户的需求来分析。几年前,用户购买合约机,手机和套餐是关联在一起的。用户选好手机,同时也购买了相应的套餐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用户直接在网上购买SIM卡套餐,手机单独购买。虽然还是有不少用户选择传统的合约机,但是分开购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。这是我们对消费者市场的观察结果。

  至于企业用户,BYOD是一个趋势。以前企业给员工提供电话SIM卡。现在,企业让员工在一定限额内自由购买终端,企业负责与运营商谈妥套餐,以最优的条件,获得尽可能多的终端选择。这意味着终端和套餐不再关联,而是分开购买,售出的补贴终端所占比例越来越小。

  即便如此,补贴终端目前仍有很大数量,只不过其占比在减少。至于未来会不会完全不存在,我们也不能下这个结论,这要看用户需求,取决于用户怎么看待。